乐山 | 与学校有关的一些记忆

今天先去了四川峨眉山,然后回到乐山市区,吃晚饭时路过了乐山师范学院的门口。以大门为中心,上下长约两三百米的街道开满了学生们喜欢的奶茶、冷饮、小吃、文具店,也有大片大片的廉价餐馆。四处都能看到三三两两勾肩搭背的几个哥们儿,或者看上去非常甜蜜的情侣。路边吃串的吃串,聊天的聊天,市井气很浓,年轻的气息也很浓。不由得有些羡慕。

北航体育场后面曾经是小吃一条街,称“北航CBD”,一段时间里我会在早上经过那里。北京冬天的早晨很冷,但那个小巷子里沿路都是蒸笼冒出来的白汽,学生排队买上两三个包子或者一个煎饼,一边吃一边走着去上课。那种场景让我觉得很有生活的味道。如今这条小巷子已经拆掉,剩下的只有贴着“核心价值观”的灰色围墙。随着消失的还有篮球场边上卖冰镇饮料的大叔大娘,所以现在见不到篮球场上大汗淋漓的小伙子从围栏缝里塞钱出来,嘴里叫着“大叔,来一瓶脉动,冰的!”了。

某天下午和室友散步时我说:“我觉得这些拆迁都非常可惜,这些「脏乱差」的地方真正蕴含了一个学校的人文气息。不论学生愿不愿意承认,多年以后追忆大学的时光,第一件想起的事恐怕不是校园多么干净,而是三朋四友打球后一起喝冷饮吃冰棍、在学校说不上高档的餐馆里喝酒聊天的时光”。

再回忆得久些。高中时我在新校区就读,四周基础设施都待建设,周末除非「进城」没别的地方可去。后来小商小贩都嗅到了商机,就在校门对面的空地上支起帐篷,开起了小店,条件简陋,但是该有的一点不少。刚巧从历史书上学来“草市”一词,这个小市场就被学生们称为“草市”。周末时就去那里买炒饭、鸡翅,或者买些零食水果供下周消耗。也有杂志图书教辅文具。这些小摊周五而作周一而息,和学校、学生、城管保持着微妙的默契。曾经有几次默契被打破,城管不许摆摊,学校里一片哀嚎。我格外气愤,白纸黑字写了一篇“檄文”贴在食堂门口的公告牌上,谴责不让摆摊的行为。过两天去看,竟然有好些学生在下面签名表示同意。

几年没有再回母校,听说学校周围修起了商业街,“草市”已不复存在了。